华夏时报记者陈锋见习记者谢碧鹭北京报道
6月伊始,就有5家公司IPO终止,分别为百佳年代、中智股份、金标股份、德和科技和美康股份。其中百佳年代、中智股份、金标股份、德和科技拟上市板块均为主板,美康股份拟上市板块为创业板。这5家公司的保荐机构依次是华泰联合证券、中信证券、东方证券、民生证券和东兴证券。
对于公司为何主动撤回IPO,后续是否还有上市计划,此次IPO终止是否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影响,6月3日和4日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拨打了上述公司电话,美康股份并未接通,中智股份接通后转机无人应答;德和科技、百佳年代称不方便接受采访;金标股份接线人员表示会代转记者的问题,对此记者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,但截至记者发稿,未收到任何回复。
Wind数据显示,截至6月4日11点左右,年内有177家公司IPO终止,而整个2023年度IPO终止企业为220多家。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七成。在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看来,IPO审核趋严,有部分企业觉得短期内上市无望,便选择撤回。提高拟上市公司水平和质量,才能促进A股环境健康发展。
超四分之一集中创业板
从分布板块来看,今年以来IPO终止的公司,欲登陆创业板最多,有46家。
其中有10家公司拟募集金额在10亿元(含)以上,募资金额最高的是潍柴雷沃,此次IPO欲募资50亿元,分别用于高端农业装备智能制造项目、高端农机创新中心能力升级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等。潍柴雷沃主要从事农业装备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是A股上市公司潍柴动力的子公司。今年4月,深交所作出了终止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的决定。
拟募集资金排名第二的是歌尔微,为31.91亿元,分别用于智能传感器微系统模组研发和扩产项目(一期)等。歌尔微早在2021年12月便获受理,历时两年半还是无缘创业板。和潍柴雷沃的情况相似,歌尔微的母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歌尔股份。随着歌尔微的主动撤回,市场上又一起“A拆A”按下“暂停键”。
北交所IPO的终止数量也不少,今年以来有40家。不过和其他板块相比,北交所企业IPO拟募资金额较为“迷你”,普遍在5亿元以下,超过5亿元(含)的仅有5家。其中拟募资金额最小的是中崎股份,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商用POS系统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服务。2023年6月,中崎股份IPO获受理,拟募资7249.80万元,今年4月,因主动撤回,其IPO宣告终止。
胜华波为唯一被否公司
盘和林认为,今年IPO终止的原因很多,一方面是严监管导致很多企业撤回了申请资料;另一方面是当前市场流动性捉襟见肘,很多企业IPO定价不够理想,又或者预判到IPO减速使得上市周期加长,一些企业主动放弃并另择上市地,比如港股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今年以来IPO终止的177家公司中,仅有一家终止原因为审核不通过,即胜华波。该公司立足于汽车微电机技术,是国内主要的汽车雨刮器总成配套企业之一。今年1月,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4年第2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,胜华波(首发)审议结果为不符合发行条件、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。
2019年至2022年,胜华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.83亿元、19.28亿元、25.08亿元和31.94亿元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.75亿元、1.92亿元、2.10亿元和3.85亿元。上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问询中重点关注了四大事项: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有效性;客户与收入;关联方与关联交易;应收账款与现金流。
此外,还有多家已过会企业也选择撤单,比如景创科技和六淳科技,这两家公司均于2021年6月获受理,并于今年5月终止IPO。景创科技专注于消费电子类游戏外设领域,主要为客户提供游戏外设、创新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与智能制造,早在2022年8月便通过了创业板的上市委会议审核;六淳科技则于2022年7月通过创业板的上市委会议审核。
“过会后仍选择撤回,可能是企业认为短期上市无望,觉得没有必要再提交注册,总之,是企业基于现实状况做出的决定。”盘和林补充道。
10家券商撤否率达100%
在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潮中,头部券商撤否单量居高不下,比如中信证券、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的IPO撤单数量分别为19家、15家、12家。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注意到,今年2月,科利德科创板IPO终止,到了5月8日,上交所连发四份罚单,均指向科利德IPO项目。上交所查明,科利德对科创属性指标相关信息的披露不准确,涉及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投入金额,同时也未能充分说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。据悉,相关数据扣除后,科利德不再满足科创属性指标条件。作为科利德IPO的保荐机构,海通证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。
和龙头券商相比,中小券商保荐项目本就不多,在严监管的市场环境下,年内家公司终止!有的排队近三年仍无缘股,多家券商撤否率达%其IPO保荐业务承压,撤否率遥遥领先。截至记者发稿,年内IPO撤否率在50%(含)以上的券商有18家,撤否率达100%的有10家。比如太平洋证券、九州证券等,今年以来仅有一单保荐项目且撤回。
盘和林认为,企业上市门槛的提高是为了股票供给端优化,将有限的市场流动性更多地赋予那些好公司,也让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质量更高,增强投资人信心。未来,可能更加理想状态应该是上市和退市的动态平衡,要保持成长期公司的引入,同时要引导衰退期的上市公司退出市场,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。